首页 > 教务工作 > 教师风采 > 教师管理
青年教师听评课心得
来源: 蓟州区侯家营镇祥福庄 中心小学 时间: 2019-04-29 浏览:

对于公乐小学四位领导老师语文评课的认识

(祥福庄中心小学 朱雅超)

听课评课是中小学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对于我们新入职的老师来说,这是一次提升语文学科教学素养的教研交流活动。以前,对于听课,我很乐意参与,对于评课,却没有那么热情,一直自认为评课是不必要的活动,主观认为,评课是说优点和亮点的。经过公乐小学老师的评课,和各位同仁的评课交流,我知道了,以前的认识是狭隘错误的,只有经过评课,才能发现别人教学中的优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只有经过评课,才能在专家和同仁的监督中迅速成长。

此次的评课活动,每个人都发言,这是张校长的提出的硬性要求。评课越到后面,能说的越少,需要往深挖掘的越多。所以,我抢在前面说完。与其说是评课,我说的内容更像是感受。评课,需要有理论的依托,是系统性的,从教学目标的实现到教学效果,从老师到学生,对于没有经过教师专业训练的我来说,是一头雾水,没头苍蝇。但是,听过同仁,尤其是公乐小学的四位老师的评课之后,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离达到合格的专业素质这种基本要求还差一定的距离。从这次评课中,我从来自公乐与侯家营的老师的思想碰撞中,我体会到了各位语文老师对于语文教育的热情,在每位教师的真诚评课的交流中,也知道了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这对于以后的我来说,是一个努力的重要目标之一。

张校长在评课交流要结束时,给我们留得作业,是写一篇关于四位领导老师的点评的,让我们围绕“为什么要这样点评”以及“优缺点是怎么挖掘出来的”两个问题进行展开。起初,听到这一作业是我有点畏难,因为这些问题实质上是让我们每位对四位领导老师思考的思考,对他们评课认知的认知。这个作业是让我们去反思和学习如何评课。这也是对我这种“菜鸟”的提示,老师这个职业做得是良心的工作,脚踏实地,扎实技能,术业专攻,才能对得起良心。

以上是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一点点感悟。以下将围绕张校长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学习。

四位领导老师是如何点评的,为什么这么点评?

  1. 四位领导老师根据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进行评课

四位领导老师根据赵爽、刘影、李文超三位老师授课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表达是否清晰明了,课程设计的思路是否清晰,课程实施是否顺利通常等进行了点评。领导老师肯定了三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尤其是刘影老师,授课时,思路清晰,课堂上各个环节衔接地自然得体,不感觉突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付然老师对于刘影老师提出了建议,如,在讲《桥》这篇课文时,主要学习作者是怎么写的,由此,将写作技巧迁移到学生自己日常的写作中去,终归回到语文上去,而非落脚到情感品德的教育。

付然老师的这一点评,是基于她自身对语文教学终极目的的理解和认识,即语文,讲得是语言的艺术,是写作和表达的艺术。语文老师在授课前,有这一基本的理解,才能将写作和表达的方式方法教授给学生,讲课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有法可循。

  2.对教师本身进行点评

对教师本身进行点评,即对教师的基本功的点评。三位授课老师得到四位领导老师一致好评的是她们过硬的基本功,她们都具有良好的教态、扎实的板书书写功底以及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如,李文超老师的板书用得是标准的正楷,横平竖直,写下的每一笔画都写得有分量。孙主任对于李文超老师过硬的基本功表示肯定。除了板书之外,赵爽老师与学生间的课堂默契,也让领导老师眼前一亮,对于赵爽老师的课堂管理进行了肯定,并表示这种默契折射了赵爽老师对班级管理付出的心力。教学风格,突显出一位教师的特色,李文超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教学以及循循善诱的教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也得到领导老师的赞扬。尊重学生,包括学生的个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素质教育中提出的、看重的内容之一。这种对于学生的尊重的行为,会有助于一个孩子更为自信地成长。李文超老师在课堂上用行动向人诠释着“尊重学生”的含义。这种尊重,不仅是领导老师,去听课的每位老师都有所感受,知道了什么是“如沐春风”。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发展、尊重孩子的个性、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一点是教育理论中强调的。

3.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点评

对于三位语文老师讲解的课程,四位领导老师在给予充分肯定后提出了几点关于语文教学的建议,其中孙主任建议将语文教学落实到会说会写,先说后写上。语文教学中知识点表面上看起来繁杂,而语文老师要做得是锻炼自身整合问题的能力。要去整合问题,杜绝小问题。此外,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读的作用,并且将朗读指导到位,让孩子去体会“从哪感受出的”,从而让孩子注意到标点和一些重点词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对于孩子的每次读,都要提前出示要求。只有每次读都有要求,孩子在读的过程中才有目的地做学习文本,将文本在读的过程中进行理解。孙主任的这些建议,是基于她对语文这一学科教学的理解。清楚地知道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才能抓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

  4.基于具体的证据进行评课(摘于网络资源)

  教师在参加听评课活动过程中要根据一定的目的详细记录具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细节,并在评课环节作为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要努力做到每说一句话都有一定的依据或证据,不能信口开河、张冠李戴、自说自话。比如,要对一位专家教师或名师的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进行评析,就需要在听课过程中记录和掌握一系列的证据,并形成“证据链”,要足以支撑评课教师提出的观点。如果评课过程中没有基于具体的证据进行评课,那必然言之无物,开课教师和其他参与听评课活动的教师会认为评课教师的评课过于随意、敷衍,缺乏对开课教师劳动成果最起码的尊重,有“外行看热闹”的嫌疑,必然无法让开课教师和参加听评课活动的教师“心服口服”。

 
© 2015-2018 版权:天津市蓟州区侯家营镇祥福庄中心小学
地址:天津市蓟州区侯家营镇祥福庄村北
电话:022-29841037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1/02 13:46:45